仁丰里“毓贤尚廉”廉洁教育基地
“毓贤尚廉”廉洁教育基地是依托广陵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的独具古城特色的廉洁教育基地。“毓贤”,指培育贤才,千年仁丰里走出了一代代贤才,街区内有一条著名的古巷“毓贤街”;“尚廉”,指从仁丰里街区挖掘提炼、宣传展示崇尚廉洁奉公的文化内涵。
毓贤尚廉展示馆
历史沿革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扬州明清古城区核心区。“仁丰里” 得名于《论语》里的孔子名言“里仁为美”,意思就是居住在仁爱之地是美好的。仁丰里保留了唐代里坊制的鱼骨形街巷格局,以仁丰里为南北中轴线,从最南端的小东门到最北端的大东门,东西向依次为旧城头巷、二巷直到十巷。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名人辈出,从南北朝到近代,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毓贤尚廉”廉洁教育基地从仁丰里街区历代名人中精选了24位进行挖掘展示,分别是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学创始人曹宪,文选学大家李善和他的儿子——英风豪气的大书法家李邕,宋代墨庄传家的刘式,抗金报国英雄岳飞,宋代扬州三名状元——吕溱、王昴、李易,刚正的元代扬州教授胡长孺,从仁丰里走 出来的明代名将曾铣,亮节孤忠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清代“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仁丰里街区的曹李巷连续五代读书有成的陈 家——陈嘉树、陈彝、陈重庆、陈含光、陈康,“清末四大家之一”况周颐,现代讲史第一人黎东方,革命先烈江上青,仁丰里街区嵇家湾周家三兄弟——周桂年、周树年、周柏年。
展开剩余81%文脉赓续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可谓是中国文选学的发源地。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扬州建造了文选楼,主持编纂了著名的《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至齐、梁数百年间130多人的700多篇作品,收录文体38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地位可与儒家经典并列,唐代士子将《文选》作为必读书。
曹宪则是最早研究《文选》的学者,他在扬州开讲《文选》,影响极大,有学生数百人,朝廷里的公卿也有不少人投在他门下。曹宪之后,研究《文选》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弟子李善。《新唐书》记载,李善的品行雅洁美好,学识博古通今,有君子的风范和韵致。李善将其所作《文选注》上呈唐高宗李治后,高宗大为赞赏,赐给李善绢绸一百二十匹,并下诏将李善的《文选注》藏于秘阁。《文选注》因此被大为追捧,历代流传。文选学成为显学,李善厥功至伟。如今仁丰里街区有一条“曹李巷”,就是纪念创建文选学的这两位大学问家——曹宪、李善。
清代“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其故居就在仁丰里街区的毓贤街。阮元历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巡抚,两广、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阮元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鸿儒通才,他在经史、天文、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著述非常丰富,经世济用,是乾嘉学派之最后一重镇,更是乾嘉学派的重要分支扬州学派的领军者。《清儒学案》总结他的治学要旨:“论学宗旨在实事求是,自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辞章,巨细无所不包,尤以发明大义为主。”
英雄报国
仁丰里街区不仅走出了一大批精于治学的鸿儒大师,还留下了一代代赤胆忠魂的英雄报国故事。
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扬州也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和传说,江都嘶马、高邮三垛都有岳飞的事迹流传。相传,岳飞与金兀术在兴化乌巾荡大战,受伤被送至扬州城内的寂照院内养伤一年,伤愈后又领兵与金兵作战。寂照院,相传即文选楼旧址,南宋时,为祭祀岳飞,寂照院改名功德院,后又赐名旌忠寺,一直沿用至今。
史可法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崇祯死后,史可法在南京拥戴福王称帝,但是遭到马士英等人排挤,史可法就自请出镇淮上,赴扬州督军抗清。《明史》记载:“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仁丰里街区南端的小东门是史可法英勇就义之处。小东门的城墙上,曾有一座史可法留下的铁炮。
江上青烈士也曾在仁丰里街区留下光辉的足迹。1935年7月 至1937年,江上青在扬州平民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利用三尺讲台,言传身教,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在平民中学任教期间,他还发起创办了《写作与阅读》杂志,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扬州平民中学旧址就在仁丰里街区旌忠巷33号,现为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 。
家风传承
在仁丰里街区,有不少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最典型的就是曹李巷的陈家五代和嵇家湾的周氏三兄弟。
曹李巷陈家,第一代是陈嘉树,他是道光二年(1822)殿试二甲头名,也就是“传胪”。 陈嘉树勤于政事,先后担任过提调官、按察使、盐运使、布政使等,对于各种行政事务,几乎无所不精。 陈嘉树的儿子陈彝,字六舟,是同治元年(1862)传胪,“父子传胪”被传为佳话。
第三展厅展陈
陈彝耿直敢言,疾恶如仇,时人称他为“敢言御史”。陈彝的儿子陈重庆,诗、书、画造诣极高,人称“三绝”。书法家翁同稣曾对他说:“吾后海内善书者当以陈君为巨擘。”陈重庆次子陈含光也是扬州名士,为扬州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含光之子陈康,则是中国现代古希腊哲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第四展厅展陈
嵇家湾周氏三兄弟,长兄周桂年先后担任广东海关监督、水上警察厅厅长等职,他为官清廉,办事公正,生活朴素,谨言慎行。他爱好诗词,是冶春后社重要成员。二哥周树年,字縠人,晚清时被授内阁中书,任吏部员外郎。但他感到国事日非,不愿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里,执教为生。周树年热心公益,不置私产,被公推为江都教育会、扬州商会首任会长,当时有童谣云:“扬州城,十二门,忙坏了商会周縠人。”三弟周柏年,“曾服务军政学界有年”。 他工于诗词,善于绘画,尤其对扬州传统的竹刻技艺深有研究,著有《刻竹琐谈》。
在仁丰里街区的阮元家庙内,建有扬州家风展示馆,深入展示了扬州历代名门望族的家规家训,展现了正谊明道、崇德向善、忠贞诚信、耕读持家等扬州家风文化的传承。
古为今用
“毓贤尚廉”廉洁教育基地充分挖掘利用了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由12个参观点、1座展示馆组成了整条参观线路。
毓贤尚廉展示馆位于仁丰里街区旧城六巷。展馆以仁丰里的24位名人为纲,串联起仁丰里的历史,以人物故事、家风传承彰显廉洁教育主题。按历史朝代分为4个主题—— “隋唐寂照文脉长”“宋元精忠慕贤良”“明清风骨挺脊梁”“近代风云藏古巷”。展馆对展陈形式进行了大量创新,营造出清新雅致、文气书香的展陈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环绕仁丰里街区的12个参观点,创新载体形式,融入街区景观风貌。如仁丰里23号,相传是刘式墨庄,在附近墙面上以砖雕连环画形式绘制了墨庄夫人的家风故事。如在史巷入口处,设立了剧场式立体彩色墙绘,表现了史可法在扬州的光辉事迹。这些点位的打造,为街区注入了更生动的文化内核,让仁丰里街区更有故事、更有深度。“毓贤尚廉”廉洁教育基地充分彰显了古为今用、德润人心的廉洁教育主题,以融入式、嵌入式手法打造廉洁文化线路,更成为廉洁文化促进街区文旅发展的典型案例。
墨庄刘府
贴心向导
地址: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仁丰里旧城六巷12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 00—11:3 0 14:00—17 : 00
(撰稿人:戴文娜)
(来源:扬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于:北京市富华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